通过资源整合,永钢组建了永联精筑建设集团和联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完成施工产值19亿元,利润超1亿元,上缴国家税收超1亿元。永钢依托香港、新加坡公司平台,积极开展第三方贸易,2013年累计获利近2亿元。
自发电比例从2011年的6%提高到现在的40%,制水率从77%提高到95%,固体废弃物实现100%循环利用。吴耀芳说,“近年来,国内钢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充分发挥沿江沿海的区位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以及喜事厅、敬孝堂等江南民俗设施,打造了一个可容纳3万人居住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全村目前已实现“家家有电脑,户户能上网,人人一卡通,全村一网通”,现在还正在推进“智慧永联”建设,将实现“家家一机通、处处一键通”,通过智慧手段,实现智慧关爱、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决策。
将村民土地以每亩每年1300元的标准流转至集体,建设了4000亩苗木园艺、400亩花卉、3000亩粮食果蔬、10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500亩农耕文化园,村域范围内的8000亩农业用地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管理。同时,永钢借助永联村的名气,开设“永联天天鲜”农产品专卖店,创建“永联蔬果”品牌,基本形成了“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从2004年开始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奖励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计划生育、交通法规的村民;建设爱心互助街,并成立了志愿者联合会,现已有志愿者近2000人,其中永钢员工1600多人,日常开展给老人送餐、爱心家教等活动;注册成立为民基金会,每年捐助为民基金1500万元,在扶贫、帮困、助残、安老、赈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成立钢铁研究院,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力度,并与下游用户构建起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成立国际客户服务调研小组,定期、不定期走访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反馈至生产中,确立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理念。以日本市场为例,自永钢热轧盘条出口日本以来,通过开展个性化的服务,该产品已经占据中国出口日本2/3的市场份额,努力维持竞争优势,不打价格战,不低价倾销。比如2012年在马来西亚对永钢盘条提出的反倾销案中,他们高度重视并科学组织相关团队积极开展反倾销应诉,最终取得了零关税的终裁结果。去年,永钢外贸出口量达到173.7万吨,出口额为9.69亿美元。
永钢利用永联村域内车流量、人流量、物流量大的优势,组建了永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永联旅行社、沙洲风情餐饮连锁等企业,发展乡村旅游业,2013年累计吸引游客2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759万元。
《中国冶金报》记者,近年来永钢以科学发展为指针,在发展上实现了新的巨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面对不利形势,永钢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严格控制规模,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吴耀芳如此强调。据他介绍,永钢先后淘汰了工艺装备落后的线材一厂、棒材一厂等项目,建设了450平方米烧结、1080立方米高炉、120万吨棒材生产线等项目,并配套了先进环保设施。项目投产后,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7500吨、烟尘排放量2250吨,节约电量约1.8亿千瓦时,节约能源约13.5万吨标煤。
目前,永联村在全国60万个行政村中,经济总量排名前三,上交税收排名前二,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还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等荣誉。永联村党委两次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今年的钢铁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永钢和永联村的建设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接下来,我们将主要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强身健体’这个主题来开展工作,一是深挖内潜,加强降本增效;二是加大环保投入,努力用2年时间将永钢打造成冶金行业的‘花园式工厂’,实现转型突破、跨越发展。”吴耀芳最后如是说。
“为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盈利能力,除发展钢铁、重工两大板块外,永钢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物流、建设、金融投资、旅游餐饮等4个非钢产业板块。”建设了永泰、宏泰、盛泰3个万吨级自备码头,并启动了东沙物流园区项目建设。目前,码头货物年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2013年完成货物装卸总量1976万吨。
永联村是1970年在长江边上围垦建村的,当初只有254户人家、700多人、近800亩地。到1978年,该村集体负债6万多元,村民年人均分配仅68元。长期以来,永钢坚持与永联村共建共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永钢将转型跨越,实现突破发展。”2月27日,在全国工商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永钢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相继制定了“新三年发展规划”和“百亿项目、千亿企业”规划,以优化布局、淘汰落后、技术进步为重点,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实现了巨大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