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抽贷会直接影响到地方DGP,地方政府与银行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现在政府部门为当地的金融环境,希望银行继续对当地企业予以贷款支持。使得银行逐步在抽贷动作上做出改进,但据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明显无法继续挽救的企业,银行仍然会进行必要的抽贷。
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名誉会长赵喜子透露,银行业今年开始从钢铁行业抽贷至少1400亿元,同时还上浮利息。很多钢厂之所以坚持生产。近期,有银监会管理层人士透露,银监会正采取措施加强联保贷款风险的预警,同时要求银行不能贸然抽贷。避免“一刀切”的抽贷、压贷及停贷,以免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要“用时间换空间”,维持住局面,等待经济好转。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也渐渐增多。部分银行在贷款到期之后,会口头向企业承诺归还贷款后,再做续贷业务。企业往往会在市场寻找短期高价的过桥资金。可是企业归还贷款之后,银行又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重新的授信,进而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在没有拿到银行保函的情况下,过桥资金不愿接受业务。
一家国有银行人士表示,银行对企业抽贷和停贷实属无奈,也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角度。虽然银监会此前多次发出了风险警告,但是此前的贷款偿还仍旧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位国有银行人士表示,银行对出现了资金链紧张、停产等情况的企业进行评估后,才会收贷动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亏损了仍旧会持续生产的原因。
且在监管层的风险提示下,即使授信,银行对于这些行业的授信额度给予也相当苛刻,并加快了资金回收的步伐。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对于企业的抽贷使得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面临着亏损及资金链断裂的双重风险,间接加速了一些企业的倒闭。
商业银行的授信范围也只局限于在神华、中煤能源(行情,问诊)少数几家龙头央企中。大部分的中小民营煤企已经停产或半停产,部分小企业甚至还在面临此前银行贷款的催收问题。钢铁行业也呈现出类似情况,上海钢贸企业风波之后,联保模式的抽贷力度迅速加大,一些银行甚至此后停止对钢铁行业进行授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