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到2017年,要完成6000万吨钢铁产能削减任务,分解到地方落实到企业,而且年内就要完成削减1500万吨钢铁的目标。个别民营钢企在使用环保设备上仍有“偷工减料”的行为,“国企现在基本都是老老实实用了环保设备,只是有部分民营钢企继续排污。”
不过在张琳看来,如果钢企能够实现低成本的转型的话,早在2012年行业出现0.04%的惨淡利润率时就已经转型了。“其实钢企除了转型,也想通过升级高炉来摆脱落后产能的帽子,但是提升高炉体积同样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是造价太高,其次方案上报未必能得到批准,因为地方政府除了要淘汰落后产能,还是要控制产能调整产品结构的,过剩产能同样也是在被淘汰范围。”
工信部公布了15个行业首批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共涉及炼铁企业44家、炼钢企业30家,钢铁业共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4686.1万吨。在上述名单中,河北钢铁、新兴铸管、沙钢、马钢(合肥)钢铁等五家钢企的六条生产线均“榜上有名”。
河北省的钢铁企业备受关注。在名单中的74家钢铁企业中,河北省共有20家,占比接近三成,且在淘汰的落后和过剩产能的44家炼铁企业中,河北省就有18家位列其中。
让河北有些措手不及,“去年《经济半小时》连续报道河北地区邯郸武安和唐山等地的钢铁、水泥污染后,使地方政府更加严厉执行环保政策,加上河北紧邻北京,每次出现雾霾天气,河北不免被指责为污染祸首,在这样的压力下,钢企尤其是民营钢企肯定吃不消”。
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内第一钢铁大省,河北省被锁定为削减产能的主要目标也在情理之中,“河北钢铁产量一直高居全国第首位,曾经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虽然,今年有所下降,但1月份—6月份占比仍然达到24%,而且河北省民营钢企居多,这也是其成为淘汰产能目标的原因之一”。
河北省还有102家水泥生产企业、33家造纸企业、13家印染企业、11家平板玻璃企业、3家焦炭企业、3家铁合金生产企业、2家制革企业、2家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生产企业、1家铜(含再生铜)生产企业、1家铅生产企业进入该名单。
“河北钢铁集团目前处于绝对的优势,首先河钢有品牌效应,产品价格比民企高。河钢市场份额也是要高于民营钢企的,现在很多民营钢企的生产线被淘汰,这也使得河钢的地位更加突出了,很多工程项目都是点名要河钢的产品。”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以前淘汰落后产能表面实行,背后存猫腻,“屡次淘汰,屡次复燃的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的保护,部分企业往往在资源、土地、环境、税收、金融等方面享有较高的实际优惠,实际经营成本低于其应该承担的社会成本。而现在中央命令地方按时按点交出淘汰方案、完成任务,淘汰的落后产能都及时公布于众。在这样的‘硬指标’压力之下,执行环保任务不得不认真。”
钢材价格难以上扬,很多企业陷入了亏损的边缘。“钢材价格持续下跌,6月末价格指数已连续9个月低于了1994年的水平。初步计算发现,1月份-6月份钢铁的平均价格下降了310元/吨,企业频临亏损的边缘。1月份-5月份虽然大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了扭亏,实现利润17.54亿元,但是同比减少了15.27亿元,钢铁的主营业务亏损了4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