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cr无缝管检测员指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2月CPI、PPI分别录得1.9%、0.9%,双双低于市场预期——CPI重回“1时代”,而PPI则面临通缩压力。PPI通缩将加剧经济下行压力,拉低名义GDP,并导致“债务-通缩”循环重现。在此背景下,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将有所增加。
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范为表示,2019年一季度PPI同比增速可能出现负数,因为石油、钢铁等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大,且2018年基数高。但2019年随着基建投资加快,对工业品价格形成上拉作用,全年PPI同比涨幅仍会为正数。
工业通缩即将再次到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9年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0.9%,环比下降1.0%。
据20cr无缝管市场调查员调查了解,0.9%的同比涨幅是两年以来的最低,下一阶段PPI同比增幅不排除会出现负值。
上游行业PPI回落
从同比看,2018年12月P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7%,回落0.1个百分点。
据20cr无缝管检测员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上游石油、钢铁等工业产品价格下跌较大。2018年12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5%,比上月回落19.9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5.7%,回落11.9个百分点。
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12个,持平的有5个,下降的有23个。在主要行业中,降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2.9%,比上月扩大5.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行业)下降4.3%,扩大3.2个百分点。
据20cr无缝管检测员指出,根据了解,2018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5%,显著低于2017年的6.3%。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PPI同比大涨,并非需求主导,而与全国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有关。去产能使得钢铁煤炭价格大涨,但下游的汽车等行业利润被侵蚀。
而2012年到2016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1.7%、-1.9%、-1.9%、-5.2%、-1.4%,处于工业通缩状态。
具体来看,从2012年3月到2016年8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经历了54个月的同比下跌过程。目前的情况看,2019年一季度再次下跌的可能性加大。
范为表示,2018年11月工业利润增速已经是负数,因为去年基数高,今年一季度PPI同比可能再次变成负数。
中金研究团队称,短期内,通缩压力上升意味着企业、居民和政府部门的名义收入均面临明显减速的压力,其中“波幅”最大的企业盈利增速同比降幅可能超过10%。同时,通缩环境下,整体杠杆率会不降反升,而无风险利率将继续下行。此外,中国内需减速、通胀下行会抑制全球的增长和通胀。
|